中药材 遍地

汉语拼音:Biàn Dì Jīn 别名:小化血、小化药、蚂蚁草、小黄花香、田基黄、痧子草、青鱼胆、肝炎草、地耳草、对叶草、千锤散、大田基黄、蚁药、苍蝇草、毒蛇草。 性味:寒;苦;涩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遍地金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遍地金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遍地金的功效_遍地金的用量和禁忌_遍地金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小疳药、雀舌草、痧子草、青鱼胆、肝炎草、蚂蚁草

药材基源:金丝桃科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oisy,以全草入药。

汉语拼音:Biàn Dì Jīn

资源分布:云南、广西。

性味:苦,平。

用法用量:1~3钱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,通经活血。主治口腔炎,小儿白口疮,小儿肺炎,小儿消化不良,乳腺炎,腹泻久痢,痛经。外用治黄水疮,毒蛇咬伤。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别名:锅巴草(《云南中医验方》),蚂蚁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藤黄科植物遍地金的全株。

汉语拼音:Biàn Dì Jīn

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根呈须状,黄棕色。茎直立,红色或绿色,圆柱形。叶对生,无柄,卵形或椭圆形;长1~2厘米,宽约0.5~1厘米,先端浑圆,全缘,基部略作心形,微抱茎,具腺状长毛。聚伞花序顶生;萼片5~6,卵状披针形,绿色,先端尖,边缘具红色长腺体;花瓣5~6,黄色,椭圆状卵形,顶端锐;雄蕊多数,基部合成3束,长短不等,花丝黄色,花药椭圆形,黄色;雌蕊1,子房上位,卵圆形,3室,秃净,花柱3。蒴果近圆锥形,长约3毫米,室间开裂。种子多数,棕色,细小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云南。

性味:《滇南本草》:"性寒,味苦涩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①《滇南本草》:"有收涩之功。"

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

附方:①治日久水泻,久痢赤白:遍地金,引用乌梅一个,沙糖少许,同煎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小化血、小化药、蚂蚁草、小黄花香、田基黄、痧子草、青鱼胆、肝炎草、地耳草、对叶草、千锤散、大田基黄、蚁药、苍蝇草、毒蛇草。

英文名:Herb of Elodea-like St.John's wort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藤黄科植物遍地金、挺茎遍地金的全草。

化学成分:挺茎遍地金的地上部分含挥发油。

汉语拼音:Biàn Dì Jīn

原形态:1.遍地金 一年生草本,高13-35cm。根茎短而横生,有多数黄棕色纤维状须根。茎披散或直立,圆柱形,无毛。单叶对生;无柄;叶小,宽椭圆形,长1-2.5cm,宽5-15mm,先端圆钝,基部抱茎,边缘常有具柄的黑腺毛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散布透明的腺点。二歧聚伞状花序顶生,较密;花小,黄色;萼片5,边缘具腺齿,并有黑色腺点散生;花瓣5,边缘及上部有黑色腺点;雄蕊多数,合生成3束;子房上位,3室,花柱3,分离。蒴果近球形,具褐色的泡。花期4-5月,果期9月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田野或路旁草丛中。

性味:寒;苦;涩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洗净捣烂敷患处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;止泻。主小儿白口疮;小儿肺炎;口腔炎;乳痛;黄水疮;毒蛇咬伤;腹泻;久痢

各家论述:1.《滇南本草》:性寒,味苦涩。

归经:大肠经

出处: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
附方:①治日久水泻,久痢赤白:遍地金,引用乌梅一个,沙糖少许,同煎服。(《滇 南本草》) ②治毒蛇咬伤:遍地金捣细加红糖包敷伤口,同时煎水内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遍地金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