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黑藁本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黑藁本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黑藁本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摘录出处①:
摘录出处②: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别名:蕨叶白芷、岩林、岩川芎、野川芎、打不死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 Franch.[Ligusticopsis pteridophylla (Franch.)Leute]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蕨叶藁本的根。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除去茎叶,洗净,晒干。
化学成分:根含细辛醚(asaricin),丁香色原酮(eugenin),去甲丁香色原酮(noreugenin),香柑内酯(bergapten),镰叶芹二醇(falcarindiol),阿魏酸(fernlic acid),棕榈酸(palmitic acid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和胡萝卜甙(daucos-terol)。
汉语拼音:Hēi Gǎo Běn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-80cm。根茎细长,结节明显,黑褐色。圆柱形,中空,具细条纹。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叶柄,叶柄长15-20cm,基部扩大成鞘;叶片轮廓卵形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,羽片5-7对,长圆状卵形,小羽片3-5对,卵形,末回裂片倒卵形至扇形,长约1cm,宽约0.5cm,不规则齿状浅裂,裂片先端具小尖头,脉简化为鞘状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顶生或腋生,直径5-7cm;总苞片8-10,线形;伞辐12-20,长2-3cm,小总苞片6-10,线形;萼齿不明显;花瓣白色,倒卵形;花柱基圆垫状,花柱2,向下反曲。分生果椭圆形,长约5mm,宽约3mm,背棱湿着突起,侧棱扩大成翅;每棱槽内有油管3,合生面油管6;背棱显着突起,侧棱扩大成翅;每棱槽内有油管3,合生面油管6;胚乳腹面平直。花期8-9月,果期10月。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0-3300m的林下、草坡、水沟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状鉴别:性状鉴别 根肉质,有粗大分枝,表皮黑色,有特殊香气。
性味:味辛;苦;性温
用法用量:内服;煎汤,6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研粉敷。
功效与作用:疏风发表;散寒止痛。主感冒;头痛;风湿痹痛;腰痛;胃痛;跌打肿痛
性状:性状鉴别 根肉质,有粗大分枝,表皮黑色,有特殊香气。
摘录出处③:
摘录: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别名:岩川芎、野川芎、岩林
药材基源: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蕨叶藁本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 Franch.,以根入药。秋冬采集,洗净晒干。
性味:辛,温。
用法用量:3~5钱。
功效与作用:散寒止痛。用于风寒感冒,头痛,偏头痛,神经性头痛,胃寒痛,肌肉关节痛。
摘录出处④:
编者后记: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黑藁本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