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桑白皮

汉语拼音:Sānɡ Bái Pí 别名:桑根白皮(《本经》),桑根皮、桑皮(孟诜),白桑皮(《山西中药志》)。 性味:甘,寒。
①《本经》:甘,寒。
②《别录》:无毒。
③《药性论》:平。
④《医学启源》:气寒,味苦酸。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桑白皮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桑白皮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:《辞典》

桑白皮的功效_桑白皮的用量和禁忌_桑白皮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桑根白皮(《本经》),桑根皮、桑皮(孟诜),白桑皮(《山西中药志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。冬季采挖,洗净,趁新鲜刮去背棕色栓皮,纵向剖开,以木槌轻击,使皮部与木心分离,剥取白皮,晒干。

资源分布:主产安徽、河南、浙江、江苏、湖南等地;其他各地亦产。

性状鉴别:干燥根皮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,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。长短宽狭不一,厚1~5毫米。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,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,较平坦,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。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,平滑,有细纵纹,或纵向裂开,霉出纤维。体轻,质韧,难折断,易纵裂,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。微有豆腥气,味甘微苦。以色白、皮厚、粉性足者为佳。

性味:甘,寒。
①《本经》:甘,寒。
②《别录》:无毒。
③《药性论》:平。
④《医学启源》:气寒,味苦酸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~5钱;或入散剂。外用:捣汁涂或煎水洗。

功效与作用:泻肺平喘,行水消肿。治肺热喘咳,吐血,水肿,脚气,小便不利。
①《本经》:主伤中,五劳六极羸瘦,崩中,脉绝,补虚益气。
②《别录》:去肺中水气,唾血,热渴,水肿,腹满胪胀,利水道,去寸白,可以缝金疮。
③《药性论》:治肺气喘满,水气浮肿,主伤绝,利水道,消水气,虚劳客热,头痛,内补不足。
④孟诜:入散用,下一切风气水气。
⑤《滇南本草》:止肺热咳嗽。
⑧《纲目》:泻肺,降气,散血。。
⑦《本草求原》:治脚气痹挛,目昏,黄疸,通二便,治尿数。
⑧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治风湿麻木。

各家论述:①李杲:桑白皮,甘以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,辛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。又桑白皮泻肺,然性不纯良,不宜多用。
②《纲目》:桑白皮,长于利小水,乃实则泻其子也,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。十剂云,燥可去湿,桑白皮、赤小豆之属是矣。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,咳嗽而后喘,面肿身热,泻白散。……桑白皮、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,甘草泻火而缓中,粳米清肺而养血,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。元医罗天益言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,泻邪所以补正也。若肺虚而小便利者,不宜用之。
③《药品化义》:桑皮,散热,主治喘满咳嗽,热痰唾血,皆由实邪郁遏,肺窍不得通畅,借此渗之散之,以利肺气,诸证自愈。故云泻肺之有余,非桑皮不可。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,浮风燥痒,悉能去之。同甘菊、扁豆通鼻塞热壅,合沙参、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。

用药禁忌:肺虚无火,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。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续断、桂心、麻子为之使。
②《本草经疏》:肺虚无火,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。
③《得配本草》:肺虚,小便利者禁用。

归经:入肺、脾经。
①《汤液本草》:入手太阴经。
②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脾、肺二经。
③《药品化义》:入肺、大肠二经。

出处:《药性论》

附方:①治小儿肺盛,气急喘嗽:地骨皮、桑白皮(炒)各一两,甘草(炙)一钱。锉散,入粳米一撮,水二小盏,煎七分,食前服。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泻白散)
②治咳嗽甚者,或有吐血殷鲜:桑根白皮一斤。米泔浸三宿,净刮上黄皮,锉细,入糯米四两,焙干,一处捣为末。每服米饮调下一、二钱。(《经验方》)
③治水饮停肺,胀满喘急:桑根白皮二钱,麻黄、桂枝各一钱五分,杏仁十四粒(去皮),细辛、干婪各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④治小便不利,面目浮肿:桑白皮四钱,冬瓜仁五钱,葶苈子三钱。煎汤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⑤治卒小便多,消渴:桑根白皮,炙令黄黑,锉,以水煮之令浓,随意饮之;亦可纳少米,勿用盐。(《肘后方》)
⑥治糖尿病:桑白皮四钱,枸杞子五钱,煎汤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⑦治传染性肝炎:鲜桑白皮二两,白糖适量。水煎,分二次服。(《福建中医药》(3):26,1961)
⑧治产后下血不止:炙桑白皮,煮水饮之。(《肘后方》)
⑨治小儿尿灶丹,初从两股起,及脐间,走阴头,皆赤色者:水二升,桑皮(切)二升,煮取汁,浴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⑩治石痈坚如石,不作脓者:蜀桑根白皮,阴干捣末,烊胶,以酒和敷肿。(《千金方》)
⑾治蜈蚣毒:桑根皮捣烂敷或煎洗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⑿治坠马拗损:桑根白皮五斤。为末,水一升,煎成膏。敷于损处。(《经验后方》)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别名:桑根白皮(《本经》),桑根皮、桑皮(孟诜),白桑皮(《山西中药志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。冬季采挖,洗净,趁新鲜刮去背棕色栓皮,纵向剖开,以木槌轻击,使皮部与木心分离,剥取白皮,晒干。

化学成分:含伞形花内酯、东莨菪素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、桑素、桑色烯、环桑素、环桑色烯等。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,并含鞣质5.6%,粘液素9%。

汉语拼音:Sānɡ Bái Pí

资源分布:主产安徽、河南、浙江、江苏、湖南等地;其他各地亦产。

性味:甘,寒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~5钱;或入散剂。外用:捣汁涂或煎水洗。

功效与作用:泻肺平喘,行水消肿。治肺热喘咳,吐血,水肿,脚气,小便不利。

各家论述:①李杲:"桑白皮,甘以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,辛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。又桑白皮泻肺,然性不纯良,不宜多用。"

归经:入肺、脾经。

出处:《药性论》

附方:①治小儿肺盛,气急喘嗽:地骨皮、桑白皮(炒)各一两,甘草(炙)一钱。锉散,入粳米一撮,水二小盏,煎七分,食前服。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泻白散)

性状:干燥根皮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,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。长短宽狭不一,厚1~5毫米。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,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,较平坦,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。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,平滑,有细纵纹,或纵向裂开,霉出纤维。体轻,质韧,难折断,易纵裂,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。微有豆腥气,味甘微苦。以色白、皮厚、粉性足者为佳。

炮制:桑皮:刷去灰屑,洗净,润透后切丝,晒干。蜜桑皮:取桑皮丝,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,拌匀,稍闷,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、不粘手为度,取出,放凉。(每桑皮丝100斤,用炼熟蜂蜜30斤)

注意:肺虚无火,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。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中国药典》

别名:桑根皮

英文名:CORTEX MORI

药材基源: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.的干燥根皮。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,刮去黄棕色粗皮,纵向剖开,剥取根皮,晒干。

汉语拼音:Sān Bái Pí

性状鉴别:本品呈扭曲的卷筒状、槽状或板片状,长短宽窄不一,厚1~4mm。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,较平坦,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;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,有细纵纹。体轻,质韧,纤维性强,难折断,易纵向撕裂,撕裂时有粉尘飞扬。气微,味微甘。

性味:甘,寒。

用法用量:6~12g。

功效与作用:泻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用于肺热喘咳,水肿胀满尿少,面目肌肤浮肿。

归经:归肺经。

性状:本品呈扭曲的卷筒状、槽状或板片状,长短宽窄不一,厚1~4mm。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,较平坦,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;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,有细纵纹。体轻,质韧,纤维性强,难折断,易纵向撕裂,撕裂时有粉尘飞扬。气微,味微甘。

炮制:桑白皮:洗净,稍润,切丝,干燥。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桑根白皮、白桑皮桑桑皮、根皮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桑根皮。

化学成分:含黄酮类成分:桑素(muberrin),桑色烯(mulberrochromene),环桑素(cyclomulberrin),环染色烯(cyclo-mulberrochromene)[1],桑根皮素(morusin)[2,3],环桑根皮素(Cy-clomorusin),化合物(compound)A[3],氧化二氢桑根皮素(oxydi-hydromorusin][4,5],桑黄酮(kuwanon)A、B、C[4,5]、D、 E、 F、[6]、G(即albanin F,moracenin B)[7]、H(即albanin G,moracenin A)[8]、Ⅰ[9,10]、K、L[11]、Y、Z[[12]、桑白皮素(moracenin)C[13]、D[14],桑根酮(sanggenone)A[10,21]、B、C、D[10]、E[10,20]、F[22]、G[23]、H、I、J、K[24]、L、M、N[25]、O[26]、P[27]。又含桑色呋喃(mulberrofuran)A[15]、B[16]、C[l0]、K、 N、O[17]、M[18]、P[19]、Q[20],伞形花内酯(umbelliferone),东莨菪素(scopoletin)[28],桑糖朊(moran)A[29]及具降压作用的乙酰胆碱类似物成分[30]。

汉语拼音:Sānɡ Bái Pí

原形态: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-15m。树皮灰白色,有条状浅裂;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,纤维性强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l-2.5cm;叶片卵形或宽卵形,长5-20cm,宽4-10cm,先端锐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,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,上面无毛,有光泽,下面脉上有短毛,腋间有毛,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,背面较明显;托叶披针形,早落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雌、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,腋生;雌花序长l-2cm,被毛,总花梗长5-10mm;雄花序长1-2.5cm,下垂,略被细毛;雄花具花被片4,雄蕊4,中央有不育的雌蕊;雌花具花被片4,基部合生,柱头2裂。瘦果,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,长l-2.5cm,初时绿色,成熟后变肉质、黑紫色或红色。种子小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、山坡、村旁、田野等处,多为人工栽培。

性味:甘;辛;性寒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散剂。外用:适量,捣汁涂或煎水洗。

功效与作用:泻肺平喘;利水消肿。主肺热喘痰;水饮停肺;胀满喘急;水肿;脚气;小便不利

各家论述:1. 李杲:桑白皮,甘以固元气之不足而补虚,宰以泻肺气之有余而止嗽。又桑自皮泻肺, 然性不纯良,不宜多用。

归经:肺;脾经

出处:出自《药性论》。《本草图经》: 桑根白皮,作线以缝金创肠出者,更以热鸡血涂之。唐安金藏剖腹,用此法便愈。

附方:①治小儿肺盛,气急喘嗽: 地骨皮、桑白皮(炒)各一两,甘草(炙)一钱。挫散,入棱米一撮,水二小盏,煎七分,食前服。(刮、儿药证直诀》泻自散)②治咳嗽甚看,或有吐血殷鲜: 桑根白皮一斤。米浴浸三宿,净刮上黄皮,挫细,人糯米四两,焙干,一处捣为末。每服米钦调下一、二钱。(《经验方》)③治水饮潮市,胀满喘急:桑根自皮二钱,麻黄、桂枝各一钱五分,杏仁十四粒(去皮),细辛、干姜各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④治小便不利,面目浮肿: 桑白皮四钱,冬瓜仁五钱,草苗子三钱。煎汤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⑤治卒小便多,消渴: 桑根自皮,炙令黄黑,挫,以水煮之令浓,随意饮之;亦可纳少米,匆用盐。(《肘后方》)⑥治糖尿病: 桑自皮四钱,拘把子五钱。煎汤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⑦治传染性肝炎: 鲜桑白皮二两,白糖适量。水煎,分二次服。〔《福建中医药》(3):26,1961〕⑧治产后下血不止:炙桑白皮,煮水饮之。 (《肘后方》)⑨治小儿尿灶丹,初从两股起,及脐间,走阴头,皆赤色者:水二升,桑皮(切)二升,煮取汁,浴之。(《千金方》)⑩治石痈坚如石,不作脓者: 蜀桑根自皮,阴干捣末,佯胶,以酒和数肿。(《干金方》)11.治娱蚁毒: 桑根皮捣烂敷或煎洗。 (《湖南药物志》)12.治坠马锄损:桑根白皮五斤。为末,水一升,煎成膏。敷于损处。(《经验后方》)

性状:性状鉴别 根皮呈扭曲的卷筒状、槽状或板片状,长 短宽窄不一,厚1-4mm。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,较平坦,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;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,有细纵纹。体轻,质韧,纤维性强,难折断,易纵向撕裂,撕裂时有粉尘飞扬。气微,味微甘。

炮制:桑皮:刷去灰屑,洗净,润透后切丝,晒干。蜜桑皮:取桑皮丝,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,拌匀,稍闷,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、不粘手为度,取出,放凉。(每桑皮丝100斤,用炼熟蜂蜜30斤)《雷公炮炙论》:凡使(桑白皮)采十年已上嫩根,铜刀剥上青黄薄皮一重,只取第二重白撇青涎者,用铜刀锻了,焙令干,勿使皮上涎落,涎是药力。此药恶铁并铅。

注意:肺虚无火力、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。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桑白皮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