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井口边草

汉语拼音:Jǐnɡ Kǒu Biān Cǎo 别名:凤尾草(《滇南本草》),黑枸杞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 性味:①《滇南本草》:"辛,无毒。"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井口边草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井口边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井口边草的功效_井口边草的用量和禁忌_井口边草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大叶井口边草、线鸡尾、楚箭草、凤尾草、玉龙草、狼牙草、双凤尾、金鸡尾、大叶凤尾、鸡爪凤尾草、背阴草、凤尾接骨草、爬岩龙、八字龙、黑枸杞

英文名:all-grass of Chinese Brake, all-grass of Huguenot Fern., all-grass of Serrulate Brake, all-grass of Spider Brake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凤尾蕨科植物亮凤尾蕨的全草

化学成分:根茎含大叶凤尾蕨甙(creticoside)A、B、C、D。

汉语拼音:Jǐnɡ Kǒu Biān Cǎo

原形态: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50-100cm。根茎短,横走,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。叶纸质,密生,二型;营养叶柄长12-35cm,光滑,禾秆色,有时下部带红棕色;叶片卵形或卵圆形,长20-40cm,宽15-25cm,基部圆楔形,先端尾状,单数一回羽状;侧生羽片2-5对,对生,线形,长12-20cm,宽8-16mm,最下部羽片有柄,基部常为二叉状深裂,边缘有刺状锯齿;叶脉羽状,侧脉二叉状或不分叉;孢子叶较大,叶柄长30-50cm;叶片卵圆形,长25-40cm,宽15-20cm,一回羽状,但中部以下的羽片通常分叉,有时基部1对还有1-2片分离的小羽片;侧生羽片2-5对,线形,长15-20cm,宽6-8mm,近先端营养部分有尖齿。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边缘至近先端而止;囊群盖线形,膜质,全缘,灰白色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阴湿处或石灰岩缝中。

性味:甘;淡;凉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煎水洗;或鲜品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利湿;止血生肌;解毒消肿。主泄泻;痢疾;黄疸;淋证;水肿;咳血;尿血;便血;刀伤出血;跌打肿痛;疮痈;水火烫伤

各家论述:1.《滇南本草》:治跌打损伤,筋断骨碎,敷患处;脱肛敷囟门即入,随后换药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

出处: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辞典》

别名:凤尾草(《滇南本草》),黑枸杞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风尾蕨科植物亮凤尾蕨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洗净晒干。

原形态:常绿多年生草本。根茎较短,横生,密生线状披针形鳞片,暗棕色。叶丛生,1~2回羽状分裂,长30~60厘米,革质光滑,叶柄草绿色,长约30厘米,稍弯曲,末端深棕色,表面粗糙,仅基部生有鳞片;营养叶裂片长线形,较孢子叶为宽,可达1.2厘米,边缘有锯齿;孢子叶裂片长线形,稍革质,宽4.5~6毫米,有锯齿,主脉于背面突出,细脉横生,时有分叉;孢子囊群沿下面叶缘着生,部分叶缘稍反卷;囊群盖狭条形,膜质,孢子棕黄色。

资源分布:生于竹林边、河谷、石缝和山林湿地。分布西南地区。

性味:①《滇南本草》:辛,无毒。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淡微苦,寒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,活血利尿。治痢疾,肠炎,小便淋痛,痈疮疖肿,骨折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治跌打损伤,筋断骨碎,敷患处;脱肛敷囟门即入,随后换药。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消炎止痢,舒筋接骨。治慢性肝炎,痢疾,腰背痛,骨折。
③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清热解毒,消炎利尿,活络止痛。治痢疾,肠炎,肝炎,咽喉炎,泌尿系炎症,痈疮疖肿,风湿,跌打疼痛。

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别名:凤尾草(《滇南本草》),黑枸杞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
英文名:all-grass of Chinese Brake, all-grass of Huguenot Fern., all-grass of Serrulate Brake, all-grass of Spider Brake

药材基源:为风尾蕨科植物亮凤尾蕨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洗净晒干。

化学成分:根茎含大叶凤尾蕨甙(creticoside)A、B、C、D。

汉语拼音:Jǐnɡ Kǒu Biān Cǎo

原形态:常绿多年生草本。根茎较短,横生,密生线状披针形鳞片,暗棕色。叶丛生,1~2回羽状分裂,长30~60厘米,革质光滑,叶柄草绿色,长约30厘米,稍弯曲,末端深棕色,表面粗糙,仅基部生有鳞片;营养叶裂片长线形,较孢子叶为宽,可达1.2厘米,边缘有锯齿;孢子叶裂片长线形,稍革质,宽4.5~6毫米,有锯齿,主脉于背面突出,细脉横生,时有分叉;孢子囊群沿下面叶缘着生,部分叶缘稍反卷;囊群盖狭条形,膜质,孢子棕黄色。

资源分布:生于竹林边、河谷、石缝和山林湿地。分布西南地区。

性味:①《滇南本草》:"辛,无毒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,活血利尿。治痢疾,肠炎,小便淋痛,痈疮疖肿,骨折。

各家论述:1.《滇南本草》:治跌打损伤,筋断骨碎,敷患处;脱肛敷囟门即入,随后换药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

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井口边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