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苦白蹄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苦白蹄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苦白蹄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摘录出处①:
摘录出处②:
摘录出处③: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别名:阿里红、落叶松茸、药用层孔菌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omitopsis officinalis(Vill.ex Fr.)Bond.et Sing.[Fomes officinalis(Vill.ex Fr.)Ames]
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药用拟层孔菌的子实体。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切去粗糙外皮,晒干,磨碎。
化学成分:全草含羊毛甾醇(lanosterol),硫色多孔菌酸(sulphurenic acid),齿孔酸(eburicoic acid),去氢齿孔酸(dehydroeburicoic acid),齿孔醛(eburical),齿孔醇(eburicol),齿孔二醇(eburicodiol),16α-羟基齿孔酸(tumulosic acid),去氢齿孔酮酸(dehydroeburiconic acid),及苦白蹄酸(officinalic acid)。
汉语拼音:Kǔ Bái Tí
原形态:药用拟层孔菌 子实体多年生。木质,蹄形、球形至钟形,侧生无柄,(5-13)cm×(4-19)cm,厚5-18cm。盖面白色至灰白色,常有一层薄薄的绒毡层,后渐脱落至光滑,有污白色至土黄色的污斑,老熟后呈淡灰黑色,表面变粗糙,出现不规则的龟裂;盖缘钝,全缘。管口面白色;管口圆形,管壁较厚,每1mm间4个,老熟后或干后管口面呈污灰色至淡灰黑色;菌管多层,每层厚约1cm,初期白色,后期渐成淡黄色。菌肉灰白色,幼时近肉质,软而脆,老熟后成白垩质或干酪质,易碎,味甚苦。孢子卵圆形,光滑,无色,(4-5)μm×(3.5-4)μm。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0m左右的衰老的落叶松树干基部或伐桩上,也生于其他针叶树上,偶见生于栎等阔叶树树干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黑龙江、吉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状鉴别:1.性状鉴别 子实体多呈马蹄形,或不规则瘤状,与树干着生面扁平,直径8-30cm以上。表面淡黄色或灰棕色,较粗糙,有时可见同心环纹或不规则裂隙,边缘钝。管口面类白色或淡黄色,管口圆形,每1mm间3-4个。纵剖面可见菌管多层。质轻,疏松,易碎,并有粉尘飞出。气微,味苦、微甘。
2.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灰黄色。菌丝无色、无隔,有分枝,直径3-4μm。孢子圆形或卵圆形,直径3.5-5μm。
性味:甘;苦;温;无毒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-6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研末醋调敷。
功效与作用:止咳平喘;祛风除湿;消肿止痛;利尿;解蛇毒。主咳嗽;哮喘;慢性风湿性关节炎;胃痛;咽喉肿痛;牙周炎;尿路结石;水肿;毒蛇咬伤
用药禁忌:不宜过量服用。过量可引起伞菌酸中毒。
性状:1.性状鉴别 子实体多呈马蹄形,或不规则瘤状,与树干着生面扁平,直径8-30cm以上。表面淡黄色或灰棕色,较粗糙,有时可见同心环纹或不规则裂隙,边缘钝。管口面类白色或淡黄色,管口圆形,每1mm间3-4个。纵剖面可见菌管多层。质轻,疏松,易碎,并有粉尘飞出。气微,味苦、微甘。
注意:不宜过量服用。过量可引起伞菌酸中毒。
摘录出处④:
编者后记: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苦白蹄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