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铁箍散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铁箍散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铁箍散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摘录出处①: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别名:狗屎花、蓝布裙、白母猪油子、拦路虎、铁板道、铁链子、白牛舌头、贴骨散、摁天绳、牛舌头草、生扯拢、野烟、青菜参、粘粮粮、猪尾巴、小生地、绿花菜
英文名:Root-bark of ceylon Houndstongue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紫草料植物琉璃草的根及叶。
化学成分:大琉璃草地上部分含有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月桂酸(lauric acid)和澳洲倒提壶碱(cynaustra-line)
汉语拼音:Tiě Gū Sàn
原形态: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40-60cm。主根粗壮,黑褐色。根茎短,被残枯的叶基;茎直立,上部分枝,全株被黄褐色糙伏毛。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柄;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对性形,长12-20cm,宽3-5cm,先端钝,基部渐狭,两面均贴生粗伏毛;茎上部叶渐小,无柄,长圆状披针形。聚伞花序叉状分枝呈总状,顶生及腋生;无苞片;花萼5深裂,裂片卵形,长1.5-2mm,果期增长约3mm,外面密生短糙伏毛;花冠漏斗状,蓝色,有时紫色或白色,先端5裂,裂片长圆形,喉部有5个梯形附属物,先端微凹,边缘密被白柔毛,雄蕊5,内藏着生于花冠中部以上;子房4深裂,花柱肥厚,略呈四棱形,长1-2.5mm。小坚果4,卵圆形,长2-4mm,背面突起,密生锚状剌,边缘无翅边或稀中部以上具翅边。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3040m的向阳山坡、路边、河滩砂质地或林间草地。
性味:苦;凉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9-12g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敷。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;散瘀止血。主疮疖痈肿;崩漏;咳血;跌打肿痛;外伤出血;毒蛇咬伤
归经:心经
出处: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
摘录出处②:
摘录: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别名:香血藤、五香血藤、黄龙藤、蛇毒药、香巴戟、秤砣根、小血藤、野五味
药材基源: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(Wall.)Hook. f. et Thoms. var. sinensis Oliv.和黄龙藤S. propinqua (Wall.)Hook. f. et Thoms var intermedia A. C. Smith,以根及叶入药。秋季挖根,洗净晒干;夏季采叶,鲜用或晒干研粉。
汉语拼音:Tiě Gū Sàn
性味:甘、辛,平。
用法用量:3~6钱,水煎或泡酒服;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敷患处,或干叶研粉撒患处。
功效与作用:祛风活血,解毒消肿,止痛。根:风湿麻木,跌打损伤,胃痛,月经不调,血栓闭塞性麦管炎;叶:外用治疮疖,毒蛇咬伤,外伤出血。
摘录出处③:
摘录:《辞典》
别名:拦路虎、铁板道、牛舌头草
药材基源:为紫草科植物大琉璃草的根皮及叶。春、夏采集。
原形态:二年生草本。主根粗壮,黑褐色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。叶互生,全缘,狭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,长10~15厘米,宽2~7厘米,两面均贴生粗毛;基生叶具长柄,茎生叶无柄或有短柄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萼深5裂,结果时扩大;花蓝色,有时白色;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,喉部有明显鳞片;雄蕊5,内藏;子房深4裂。小坚果4,卵圆形,长3~4毫米,密生短钩刺。
资源分布:生于山坡、滩地或草地上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四川、陕西等地。
性味:苦,寒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4钱。外用:捣敷。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,提脓生肌,调经。治疮疖痈肿,毒蛇咬伤,跌打损伤,骨折,月经不调。
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
摘录出处④: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别名:拦路虎、铁板道、牛舌头草
药材基源:为紫草科植物大琉璃草的根皮及叶。春、夏采集。
汉语拼音:Tiě Gū Sàn
原形态:二年生草本。主根粗壮,黑褐色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。叶互生,全缘,狭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,长10~15厘米,宽2~7厘米,两面均贴生粗毛;基生叶具长柄,茎生叶无柄或有短柄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萼深5裂,结果时扩大;花蓝色,有时白色;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,喉部有明显鳞片;雄蕊5,内藏;子房深4裂。小坚果4,卵圆形,长3~4毫米,密生短钩刺。
资源分布:生于山坡、滩地或草地上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四川、陕西等地。
性味:苦,寒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4钱。外用:捣敷。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,提脓生肌,调经。治疮疖痈肿,毒蛇咬伤,跌打损伤,骨折,月经不调。
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
编者后记: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铁箍散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