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猪蓼子草

汉语拼音:Zhū Liǎo Zǐ Cǎo 性味:辛;性温;小毒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猪蓼子草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猪蓼子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猪蓼子草的功效_猪蓼子草的用量和禁忌_猪蓼子草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节蓼或钟花蓼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季抽穗时采收。

汉语拼音:Zhū Liǎo Zǐ Cǎo

原形态:①节蓼,又名:大马蓼。

性味: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有小毒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(宜久煎)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疮肿,解热毒。"

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

注意:孕妇及妇女经期忌用。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辞典》
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节蓼或钟花蓼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季抽穗时采收。

原形态:①节蓼,又名:大马蓼。
一年生草本,高0.2~1(~2)米。茎直立,粗壮,单一或多分枝,无毛,节部膨大。叶互生,长圆形或披针形,大小变化甚大,一般长约10厘米,宽约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具暗色斑,下面具腺点,主脉及边缘具伏生的粗硬刺毛;叶柄具粗硬刺毛;托叶鞘筒状,膜质,透明,具多数脉,淡褐色,无毛,上部截形,一般无缘毛。圆锥花序由数个花穗组成,花穗顶生或腋生,花梗通常无腺,密花,常下垂;苞漏斗状,内具数花;花被粉红色或绿白色,通常4裂,无腺,裂片具细脉,果时脉不突起;花柱2,从基部分离。瘦果圆卵形,扁平,褐黑色,有光泽,包于宿存的花被内。
生于路边、沟渠及河谷水湿地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②钟花蓼
多年生草本,高60~90厘米。须根稍带淡红色或紫色。茎平卧或斜生,2叉分枝,无毛或上部被有短柔毛,节上生不定根。叶互生,叶柄长6~12毫米;叶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7.5~15厘米,宽2.5~6厘米,先端渐尖或顶部成尖尾状,基部短尖或浑圆,两面略被短柔毛,带灰白色,上面深绿,或下面被茸毛;托叶鞘抱茎。聚伞花序,有极展开的分枝,花小,有时下垂,具短花梗;苞片小,通常卵形,急尖;花被淡红色或红色,钟形,长3~4毫米,裂片近于相等,矩圆形;雄蕊8,雌蕊1,子房三棱形。瘦果,灰白色,先端伸出宿存的花被外。花期7月。
生长于山岗平地及荒草地。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
性味: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有小毒。
②《重庆草药》:味辣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(宜久煎)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疮肿,解热毒。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消肿,散瘀,破血。治无名肿毒,阴疽,瘰疬及月瘕病。

用药禁忌:孕妇及妇女经期忌用。

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um nodosum Pers.
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节蓼或绒毛钟花蓼的全草。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花期采收,鲜用或晾干。

化学成分:节蓼的地上部分含有槲皮素(quercetin),槲皮素-3β-D-葡萄糖甙-2”-没食子酸酯(quercetin-3β-D-glucoslde-2″-gallate)[1],山柰酚(kaempferol),槲皮素-3β-D-葡萄糖甙(quercetin-3β-D-glucoside),山柰酚-3β-D-吡喃葡萄糖甙-2″-没食 子酸酯(kaempferol-3β-D-glucopyranoside-2″-gallate)[2],还含有短叶松黄烷酮(pinobanksin),花旗松素(双氢红槲皮素,taxifolin),赤松素(pinosylvin),没食子酸甲酯(methyl gallate),去氢卡瓦胡椒素(dehydrokawain),rel-反-3-双-(4-甲氧基-2-氧代吡喃-6-基)-顺-2,反-4-二苯基环丁烷[rel-trans-3-bis-(4-methoxy-2-oxopyran-6-yl)-cis-2,trans-4-diphenyl cyclobutane],(2R,3R)-3-羟基-5-甲氧基-6,7-亚甲二氧基黄烷酮[(2R,3R)-3-hydroxy-5-methyoxy-6,7-methylenedioxyflavanone],rel-(1R,6S,7S,8S)-5-甲氧基-7-苯基-8-(4-甲氧基-2-氧代吡喃-6-基)-1-(E)苯乙烯基-2-氧杂双环-[4.2.0]-4-辛烯-3-酮[rel-(1R,6S,7S,8S)-5-methoxy-7-phenyl-8-(4-methoxy-2-oxopyran-6-yl)-1-(E)styryl-2-oxabicyclo-[4.2.0]-cot-4-en-3-one][3]。

汉语拼音:Zhū Liǎo Zǐ Cǎo

原形态:1.一年生草本,高40-200cm。茎直立或斜升,粗壮,单一或分枝,无毛,节部膨大。叶互牛;叶柄短,具粗伏毛;托叶鞘简状,膜质;叶长圆形成宽披针形,大小变化甚大,一般长约10cm,宽约2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具暗色斑点,下面具腺点,主脉及边缘具伏生的粗硬刺毛。复总状花序呈穗状,花穗顶生或腋生,长2-5cm,花序梗疏被短黄色柔毛;花被红色或绿白色,通常4裂,无腺点,裂片具细脉;雄蕊6;花柱2,从基部分离。瘦果圆卵形,扁平,褐黑色,有光泽,包干宿存花被内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0月。
2.多年生草本,高60-90cm。茎平卧或斜生,二叉分枝,无毛或上部有短柔毛,节上生不定根。叶互生;叶柄长6-12mm;托叶鞘抱茎;叶片长卵形至宽披针形,长7.5-15cm,宽2.5-6cm,先端渐尖或顶部成尖尾状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叶片下面密生黄褐色绒毛。花序圆锥状,花小,有时下垂,具短花梗;苞片小,卵形,顶端急尖;花被钟形,淡红色或白色,长3-4mm,5-裂,长圆形;雄蕊8,雌蕊1,子房三棱形。瘦果灰白色,稍有光泽。花期7月。

生态环境:1.生于路边、沟渠及河谷水湿地。
2.生于山岗平地及荒草地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西南及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2.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:辛;性温;小毒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(久煎),9~15g;或绞汁服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;活血散瘀;止血。主疮肿;阴疽;瘰疬;毒蛇咬伤;牙痛;中暑;痢疾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

各家论述:1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疮肿,解热毒。
2.《四川中药志》:消肿,散瘀,破血。治无名肿毒,阴疽,瘰疬及症瘕。

用药禁忌:孕妇及妇女经期忌用。

归经:心;胃;大肠经

出处:出自《分类草药性》

注意:孕妇及妇女经期忌用。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猪蓼子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