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枸橘

汉语拼音:Gōu Jú Hé 别名:臭橘子核。 性味:辛;平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枸橘核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枸橘核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枸橘核的功效_枸橘核的用量和禁忌_枸橘核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种子。

化学成分:含柠檬烯0.09% 、欧芹属素乙0.02%和少量佛手柑内酯,以及蔗糖、β-谷甾醇。还含脂肪油1.9%,其中的脂肪酸组成是棕榈酸19.1%、硬脂酸2.3%、亚油酸42.6%、油酸20.3%、亚麻酸7.6%,尚含四烯型脂肪酸1.6%等。又含独活素、酸橙皮油素和6-甲氧基酸橙皮油素。

汉语拼音:Gōu Jú Hé

功效与作用:《纲目》:"肠风下血不止(枸橘核),同樗根白皮等分,炒,研,每服一钱,皂荚子煎汤调服。"

出处:《纲目》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辞典》
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种子。

功效与作用:《纲目》:肠风下血不止(枸橘核),同樗根白皮等分,炒,研,每服一钱,皂荚子煎汤调服。

出处:《纲目》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臭橘子核。

英文名:Seed of Trifoliate-orange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ncirus tuifoliata (L.)Raf.[Citrus trifoliata L.]
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uifoliata (L.)Raf.的种子。

采收和储藏:果实成熟时,剖开,取出种子,洗净,晒干备用。

化学成分:本品含柠檬烯(limonene),欧芹属素乙(imperatorin)和少量香柑内酯(bergapten)以及蔗糖(sucrose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。含脂肪油1.9%,其中含棕榈酸(palmitic acid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,亚油酸(linoleic acid),油酸(oleic acid)和亚麻酸(linolenic acid)。此外,本品尚含独活内酯(heraclenin),橙皮油内酯(aurapten)和6-甲氧基橙皮油内酯(6-methoxyaurapten)。

汉语拼音:Gōu Jú Hé

原形态:枸橘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茎无毛;分枝多,小枝呈扁压状。茎枝具腋生粗大的棘刺,长1-5cm,刺基部扁平。叶互生,三出复叶;叶柄长1-3cm,宽2-5mm;顶生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1.5-6cm,宽0.7-3cm,先端微凹或圆,基部楔形,边缘有不明显小锯齿;侧生小叶较小,椭圆状卵形,基部稍偏斜,幼嫩时在主脉上有短柔毛,具半透明油腺点。花白色,具短柄,单生或成对生于二年生枝条叶腋,常先叶开放,有香气;萼片5,卵状三角形,长5-6mm;花瓣5,倒卵状匙形,长1.5-3cm,宽0.5-1.5cm;雄蕊8-20或更多,长短不等;雌蕊1,子房近球形,密被短柔毛,6-8室,每室具数枚胚珠,花柱粗短,柱头头状。柑果球形,直径2-5cm,熟时橙黄色,密被短柔毛,具很多油腺,芳香,柄粗短,宿存于枝上。种子多数。花期4-5月,果期7-10月。

生态环境:多栽培于路旁、庭园作绿篱。

资源分布:陕西、甘肃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。

性味:辛;平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,1.5-3g,每日2次。

功效与作用:止血。主肠风下血

各家论述:《纲目》:肠风下血不止(枸橘核),同樗根白皮等分,炒,研,每服一钱,皂荚子煎汤调服。

归经:大肠经

出处: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枸橘核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