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玳瑁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玳瑁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玳瑁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摘录出处①: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别名:瑇琩、瑇琩甲、明玳瑁、文甲
英文名:Hawksbill Carapace, Hawksbill Shell, Hawksbill Turtle Shell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背甲。
化学成分:玳瑁的背甲含角蛋白(keratin),其中含有赖氨酸(lysine)、组氨酸(histidine)等多种氨基酸;体脂含有月桂酸(lauric acid),棕榈酸(palmitic acid),肉豆蔻酸(myristic acid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,花生酸(arachidic acid),山蘥酸(behenic acid),C14不饱和酸,C16不饱和酸,C18不饱和酸,C20不饱和酸,C22不饱和酸,C24不饱和酸及非皂化部分。
汉语拼音:Dài Mào
原形态:玳瑁,体长60-170cm。头部具对称的鳞片,前额鳞2对。鼻孔近于吻端,吻长而侧扁,上颌钩曲,嘴似鹦鹉,颌缘锯齿状。幼时背甲的角板呈覆瓦状排列,随着年齿的增长而逐渐呈平铺状镶嵌排列。颈角板短宽;椎角板5块,中央有一明显的棱脊;肋角板左右各4块,第2块最大;缘角板每侧各11块,相邻第2对肋角板处的缘角板开始排列呈锯齿状;臀角板2块,其间有一缝隙。腹甲前缘有较小的喉角板;两侧自肱角板、胸角板、腹角板、股角板至肛角板中间,均有1条隆起。在腹部中沟两侧形成两条明显的棱嵴,每侧甲桥处有4块下缘角板,在腋、胯区尚有数块小角板。四肢扁平呈桨状,覆被大鳞,前肢较大,具有2爪,后肢短小,仅具1爪。尾短小,不露于甲外,背甲棕红色或棕褐色,有光泽,缀有浅黄色小花纹,头及四肢呈棕色,腹部黄黑色有褐斑。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。
性状鉴别:理化鉴别(1)本品醇浸出液,置紫外光下观察,显淡蓝色绿色荧光。
性味:味甘;咸;性寒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9-15g;或磨汁;亦可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涂。
功效与作用:平肝定惊;清热解毒。主热病高热;神昏谵语抽搐;小儿惊痫;眩晕;心烦失眠;痈肿疮毒
各家论述:1.《纲目》:玳瑁,解毒清热之功,同于犀角,古方不用,至宋时至宝丹始用之也。
归经:心;肝经
出处:出自《开宝本草》。
附方:①治急风及中恶,不识人,面青,四肢逆冷,生玳瑁五两(捣罗为末),安息香五两(用酒煮似糊,用绢滤去滓),朱砂二两(细研,水飞过),雄黄半两(细研),琥珀一两(细研),麝香一两(细研),龙脑一钱(细研)。上药都研令匀,以安息香糊和丸,如鸡头实大。用童子小便三合,生姜自然汁半合,相合暖过,不计时候,研下三丸。(《圣惠方》玳瑁丸)②治中风不语,精神冒闷及中恶中语:DU瑁(镑)、丹砂(研)、雄黄(研)、白芥子各半两,麝香(研)一分。上五味,捣罗为末,再同研旬,别以银石器酒煎安息香一两为膏,和丸如绿豆大。每服十丸,温童子小便下,不拘时候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玳瑁丸) ③治痘疮黑陷,乃心热血凝也:生玳瑁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。入猪心血少许,紫草汤五匙,和匀温服。(《痘疹论》)④预解痘毒,通行时服此,未发内消,已发稀少:生玳瑁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。和勾,温服半合,日三服。(《灵苑宏》)⑥治迎风目泪,乃心肾虚热也:生DU瑁、羚羊角各一两,石燕子一双。为末。每服一钱,薄荷汤下,日一服。(《飞鸿集》)
性状:性状鉴别,本品呈长方形、菱形、三角形、多角形或近圆形板片状,长8-24cm,宽8-17cm,厚1-3mm,中间较厚,边缘薄似刀刃有不整齐的锯齿状。外表面平滑而有光泽,半透明状,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相同的不规则花纹,背鳞甲中间有隆起的棱脊,斜切面显层纹;内表面有条纹形成云彩样纹理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,断面角质。气微,味淡。
炮制:刷净泥土,用温水浸软后,切成细丝或研成细粉。
注意:虚寒证无火毒者禁服。
摘录出处②:
摘录:《辞典》
别名:x瑁(《开宝本草》),}c(《桂海虞衡志》)。
药材基源: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甲片。全年均可捕获。捕得后,将其倒悬,用沸醋浇泼,其甲即能逐片剥下,去净残肉,洗净。
原形态:体长可达1.6米。背及腹部均有坚硬的鳞甲。头部具前颧鳞甲2对。鼻孔近于吻端。上须钩曲,嘴形似鹦鹉,颌缘锯齿状。背面鳞甲,早期呈覆瓦状排列,随年龄增长而变成平置排列,表面光泽,有褐色与浅黄色相间而成的花纹。中央为脊鳞甲5枚,两侧有肋鳞甲4对;缘鳞甲25枚,边缘呈锯齿状。腹面由13枚鳞甲组成,呈黄黑色。四肢均呈扁平叶状。前肢较大,具2爪,后肢只有1爪。尾短小,通常不露出甲外。
资源分布:栖于温、热带海洋中。以鱼类、虾蟹、软体动物和海藻等为食。分布福建、台湾、海南、西沙群岛等地。主产台湾、福建及广东海南岛、西沙群岛等地。
性状鉴别:本品为近圆形、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,长10~20厘米,厚1.5~3毫米。边缘较薄,中央稍厚。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。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,平滑而有光泽;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,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,断面角质。气无。以片厚、花纹明显、半透明者为佳。
性味:甘咸,寒。
①《开宝本草》:寒,无毒。
②《品汇精要》:味咸,性寒。
③《纲目》:甘,寒,无毒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或磨汁,1~2钱;或入丸,散。
功效与作用:清热,解毒,镇惊。治热病惊狂,中风,谵语,痉厥,小儿惊痫,痈肿疮毒。
①《食性本草》:疗心风邪,解烦热。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破Y结,消痈毒,止惊痫。
③《纲目》:解痘毒,镇心神,急惊客忤,伤寒热结,狂言。
归经:《本草汇言》:入手少阴、足厥阴经。
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
附方:①治急风及中恶,不识人,面青,四肢逆冷:生玳瑁五两(捣罗为末),安息香五两(用酒煮似糊,用绢滤去滓),朱砂二两(细研,水飞过),雄黄半两(细研),琥珀一两(细研),麝香一两(细研),龙脑一钱(细研)。上药都研令匀,以安息香糊和丸,如鸡头实大。用童子小便三合,生姜自然汁半合,相合暖过,不计时候,研下三丸。(《圣惠方》玳瑁丸)
②治中风不语,精神冒闷及中恶不语:x瑁(镑)、丹砂(研)、雄黄(研)、白芥子各半两,麝香(研)一分。上五味,捣罗为末,再同研匀,别以银石器酒煎安息香一两为膏,和丸如绿豆大。每服十丸,温童子小便下,不拘时候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玳瑁丸)
③治痘疮黑陷,乃心热血凝也:生玳瑁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。入猪心血少许,紫草汤五匙,和匀温服。(《痘疹论》)
④预解痘毒,遇行时服此,未发内消,已发稀少:生玳瑁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。和匀;温服半台,日三服。(《灵苑方》)
⑤治迎风目泪,乃心肾虚热也:生碡瑁、羚羊角各一两,石燕子一双。为末。每服一钱,薄荷汤下,日一服。(《飞鸿集》)
摘录出处③:
摘录: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别名:文甲、瑇玳
药材基源:龟科动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.背部的甲片。全年均可捕捉。将玳瑁倒悬,用沸醋泼之,其甲片即能逐片剥下,去掉残肉,洗净即得。
汉语拼音:Dài Mào
性味:甘,寒。
用法用量:1~3钱。多入丸、散剂用。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,镇心平肝。用于热病发狂,谵语,小儿惊风,痈肿疮毒。
摘录出处④: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别名:瑇瑁(《开宝本草》),蝳蝐(《桂海虞衡志》)。
药材基源: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甲片。全年均可捕获。捕得后,将其倒悬,用沸醋浇泼,其甲即能逐片剥下,去净残肉,洗净。
化学成分:含角蛋白及胶质等。
汉语拼音:Dài Mào
原形态:体长可达1.6米。背及腹部均有坚硬的鳞甲。头部具前颧鳞甲2对。鼻孔近于吻端。上须钩曲,嘴形似鹦鹉,颌缘锯齿状。背面鳞甲,早期呈覆瓦状排列,随年龄增长而变成平置排列,表面光泽,有褐色与浅黄色相间而成的花纹。中央为脊鳞甲5枚,两侧有肋鳞甲4对;缘鳞甲25枚,边缘呈锯齿状。腹面由13枚鳞甲组成,呈黄黑色。四肢均呈扁平叶状。前肢较大,具2爪,后肢只有1爪。尾短小,通常不露出甲外。
资源分布:栖于温、热带海洋中。以鱼类、虾蟹、软体动物和海藻等为食。分布福建、台湾、海南、西沙群岛等地。主产台湾、福建及广东海南岛、西沙群岛等地。
性味:甘咸,寒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或磨汁,1~2钱;或入丸,散。
功效与作用:清热,解毒,镇惊。治热病惊狂,中风,谵语,痉厥,小儿惊痫,痈肿疮毒。
归经:《本草汇言》:"入手少阴、足厥阴经。"
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
附方:①治急风及中恶,不识人,面青,四肢逆冷:生玳瑁五两(捣罗为末),安息香五两(用酒煮似糊,用绢滤去滓),朱砂二两(细研,水飞过),雄黄半两(细研),琥珀一两(细研),麝香一两(细研),龙脑一钱(细研)。上药都研令匀,以安息香糊和丸,如鸡头实大。用童子小便三合,生姜自然汁半合,相合暖过,不计时候,研下三丸。(《圣惠方》玳瑁丸)
性状:本品为近圆形、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,长10~20厘米,厚1.5~3毫米。边缘较薄,中央稍厚。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。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,平滑而有光泽;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,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,断面角质。气无。以片厚、花纹明显、半透明者为佳。
炮制:刷净泥土,用温水浸软后,切成细丝或研成细粉。
编者后记: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玳瑁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