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雀麦米

汉语拼音:Què Mài Mǐ 性味:甘;平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雀麦米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雀麦米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辞典》

雀麦米的功效_雀麦米的用量和禁忌_雀麦米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。

性味:纲目》:甘,平,无毒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煮食。

功效与作用:①《纲目》:滑肠。
②《本经逢原》:益肝和脾。

出处:《纲目》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。

汉语拼音:Què Mài Mǐ

性味: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煮食。

功效与作用:①《纲目》:"滑肠。"

出处:《纲目》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英文名:seed of Japanese Bromegrass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omus japonicus Thunb.
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。

汉语拼音:Què Mài Mǐ

原形态:雀麦,一年或二年生草本。茎秆直立,高30-100cm。叶鞘紧密贴生于秆,外被柔毛;叶舌长1.5-2mm,先端有不规则的裂齿;叶片长5-70cm,宽2-8mm,两面被毛或背面无毛。圆锥花序开展,下垂,长达30cm,每节有3-7分枝;小穗幼时圆筒状,成熟后压扁,长17-34mm(包括芒),有7-14朵花;颖披针形,边缘膜质,第1颗长5-6mm,有3-5脉,第2颖长7-9mm,有7-9脉;外稃卵圆形,边缘膜质,有7-9脉,先端微2裂,其下约2mm,处生芒,芒长5-10mm,第1外稃长8-11mm;内稃短于外稃,脊上疏具刺毛;雄蕊3,子房先端有毛。颖果线状长圆形,压扁,腹面具沟槽,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。花、果期4-6月。
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、荒坡、道旁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华中、陕西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等地。

性味:甘;平

用法用量:内服:煮食,适量。

功效与作用:。主益肝和脾

各家论述:1.《纲目》:滑肠。
2.《本经逢原》:益肝和脾。

出处: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雀麦米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