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猕猴梨

汉语拼音:Mí Hóu Lí 别名:圆枣子、藤梨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,洋桃藤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 性味:江西《中草药学》:"淡微涩。"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猕猴梨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猕猴梨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猕猴梨的功效_猕猴梨的用量和禁忌_猕猴梨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圆枣子、藤梨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,洋桃藤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猕猴槐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根、叶。秋、冬挖根;夏季采叶。

化学成分:全草含猕猴桃碱。

汉语拼音:Mí Hóu Lí

原形态:大藤本,长可达30米以上。嫩枝有时有灰白色疏柔毛,老枝光滑;茎皮淡灰褐色,茎髓褐色,片状。叶片膜质到纸质,卵圆形、椭圆状卵形或矩圆形,长6~13厘米,宽5~9厘米,先端突尖或短尾尖。基部圆形或心形,少有近楔形,边缘有锐锯齿,下面在脉腋有淡棕色或灰白色柔毛,其余无毛,叶柄及叶脉干后常带黑色。腋生聚伞花序有花3~6朵;花白色,直径1.2~2厘米;花被5,萼片仅边缘有毛;雄蕊多数;花柱丝状,多数。浆果球形到矩圆形,光滑,先端有短尾状嘴。花期5~6月。果熟期8月。

资源分布:生于山谷、林下及灌木丛中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长江流域等地。

性味:江西《中草药学》:"淡微涩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2两。

功效与作用:治疗胃癌:用藤梨根配合虎杖,以乙醇提取法制成糖浆(每60毫升含藤梨根2两,虎杖1两),每次20~30毫升,每日3次,饭前服。共治18例,其中胃窦部癌9例,胃小弯癌2例,胃底贲门癌4例,胃体癌3例;服药时间最短1周,最长3个月。结果显效(原发肿瘤或转移灶缩小1/2以上,症状、体征显着好转,X线证实病灶明显缩小和好转)3例,有效(原发肿瘤或转移灶缩小1/2以下,症状、体征有好转,X线摄片有不同程度好转)7例,无效8例。据初步观察,本药对胃癌有近期缓解症状的作用,特别是对上腹部疼痛伴有呕吐、便秘的患者有良好的止痛、止吐及通便效果,并能增进食欲;对胃窦部及胃小弯癌疗效较好。少数病人的包块有所缩小。但服药后有头昏、心慌、上腹不适或腹泻等副作用;且症状缓解期短,有的出现反复。此外,民间亦有单用藤梨根治疗癌症的报道,即用生药2~5两,加水用文火煎3小时以上,两次分服,15~20天为一疗程,一般服四个疗程,疗程间休息数天。

出处: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

附方:①治食道癌:猕猴梨根配水杨梅根二两,野葡萄根一两,半枝莲五钱,半边莲五钱,凤尾草五钱,白茅根五钱。水煎服。(江西《中草药学》)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辞典》

别名:圆枣子、藤梨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,洋桃藤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猕猴槐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根、叶。秋、冬挖根;夏季采叶。

原形态:大藤本,长可达30米以上。嫩枝有时有灰白色疏柔毛,老枝光滑;茎皮淡灰褐色,茎髓褐色,片状。叶片膜质到纸质,卵圆形、椭圆状卵形或矩圆形,长6~13厘米,宽5~9厘米,先端突尖或短尾尖。基部圆形或心形,少有近楔形,边缘有锐锯齿,下面在脉腋有淡棕色或灰白色柔毛,其余无毛,叶柄及叶脉干后常带黑色。腋生聚伞花序有花3~6朵;花白色,直径1.2~2厘米;花被5,萼片仅边缘有毛;雄蕊多数;花柱丝状,多数。浆果球形到矩圆形,光滑,先端有短尾状嘴。花期5~6月。果熟期8月。

资源分布:生于山谷、林下及灌木丛中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长江流域等地。

性味:江西《中草药学》:淡微涩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2两。

功效与作用:健胃,清热,利湿。治消化不良,呕吐,腹泻,黄疸,风湿关节痛。
①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: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,利尿,止血。
②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清热消肿,生肌。
③江西《中草药学》:健胃,活血,催乳,消炎。

出处: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

附方:①治食道癌:猕猴梨根配水杨梅根二两,野葡萄根一两,半枝莲五钱,半边莲五钱,凤尾草五钱,白茅根五钱。水煎服。(江西《中草药学》)
②治黄疸:猕猴梨根一两,茜草五钱,淡竹叶二钱,苍耳子根三钱,小蓟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
③治消化不良,呕吐、腹泻:猕猴梨根一至二两。水煎服。(江西《中草药学》)
④治风湿关节痛:猕猴梨根五钱,木防己五钱,荭草三钱,虎杖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
⑤催乳:猕猴梨根二至三两。水煎服。(江西《中草药学》)
⑥治外伤出血:猕猴梨叶适量,焙干研末撒伤处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

摘录出处④: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猕猴梨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