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赤地榆

汉语拼音:Chì Dì Yú 别名:隔山消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紫地榆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。 性味:苦涩,凉。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赤地榆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赤地榆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别名:隔山消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紫地榆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的根。秋末采挖,洗净,除去须根,切片晒干。

汉语拼音:Chì Dì Yú
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,全株被柔毛。主根圆锥形,紫色,有较长的须根。叶基生或茎生,叶柄长;叶片3~5掌状分裂,直径3~5厘米,有小羽状托叶。花1~2朵生于茎顶,红色,径约1.5厘米。蒴果长喙状,成熟后由基部向上反卷而开裂,将种子弹出后而悬挂于花柱上。花期夏季。

资源分布:多生于向阳山坡。分布云南。产云南。

性味:苦涩,凉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5钱;浸酒或入丸散。

功效与作用:消炎,止血,涩肠。治肠炎,痢疾,脘腹疼痛,内出血,鼻衄,便血,月经过多,产后流血,跌打损伤。

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

附方:①治面寒背寒肚腹疼痛:赤地榆一钱为末,热烧酒下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性状:干燥根表皮暗褐色,内皮紫色,多皱缩纹理,有须根痕。药材多斜切成片,片长约2.5厘米,阔约1~1.5厘米,厚约2~5毫米;切面黄棕色,木部与皮部常分离,本部色泽较深。易折断,断面粉质样。无臭,味苦。以皮紫心黄者为佳。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红地榆、隔山消、万两金、雀食地榆、万榄筋、红寒药。

英文名:Chinese Granesbill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和五角叶老鹳草的根。

汉语拼音:Chì Dì Yú

原形态:1.紫地榆 多年生草本,高15-30cm。根茎木质化,具数条粗壮的根。茎直立,下部有规则的2-3次二叉分枝。基生叶的叶柄长达16.5cm;茎生叶对生,叶柄较短:托叶披针形:叶片五角形,直径2-7cm,3-5掌状深裂,裂片菱形,先端具小尖头,边缘具深浅不同的锯齿,上面暗绿色,下面绿白色,叶脉在上面下陷,在下面凸出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总花梗长4.5-14cm,花柄密被短毛和长腺毛,果时直立;萼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具紫色的长尖头,边缘膜质,有3-5脉,沿脉被伸展的长硬毛和长腺毛;花瓣红紫色,宽倒卵形,先端微凹或全缘,基部具长柔毛;花丝钻形,无毛或基部被毛,花药淡黄色,长圆形;雌蕊与子房近等长,密被向上的白色绢毛,柱头无毛。果长达3cm,被细短毛。花、果期尽-8月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2600-3800m的向阳山坡、草丛或灌丛中。

性味:苦;涩;微寒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烂敷;或研末调敷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利湿;凉血止血。主泄泻;痢疾;消化不良;脘腹;鼻衄;便血;有经过多;产后出血不止;跌打损伤

各家论述:1.《滇南本草》:止面寒、背寒、肚腹痛,日久大肠下血,七天后赤白痢症。

归经:肝;脾;胃;膀胱经

出处:出自《滇南本草》。

性状:性状鉴别 紫地榆根呈圆锥形,长5-15cm,直径1-1.5cm,略弯曲或有分枝。表面紫褐色或暗褐色,有须根痕。质坚实,易折断,断面不平整,粉质,黄棕色,皮部与木部易分离。气无,味苦涩。

摘录出处④: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赤地榆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