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白花映山红

汉语拼音: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 别名:白映山红、白艳山红 性味:辛;甘;性温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白花映山红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白花映山红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白花映山红的功效_白花映山红的用量和禁忌_白花映山红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白映山红、白艳山红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白花杜鹃的花、根或茎叶。

化学成分:花含杜鹃黄甙(azalein)和少量的杜鹃黄素(azaleatin)[1]。叶含多种黄酮类成分:有槲皮素(qquercetin),棉花皮素(gossypetin),山奈酚(kaempferol),杨梅树皮素(myricetin),杜鹃黄素和二氢槲皮素(dihydroquercetin)。另含杜鹃醇(rhododen-drol),对-羟基苯甲酸(p-hydroxybenzoic acid),原儿茶酸(proto-catechuic acid),香草酸(vanillic acid)和丁香酸(syringicacid)[2],此外还含邻-焦儿茶酸(o-pyrocatechuic acid)[3]。

汉语拼音: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

原形态:常绿或半常绿灌木,高2-3m。分枝多而密,幼枝密被灰色柔毛,有时混生少数腺毛。花芽卵圆形,鳞片脊上有细毛和粘质。叶近轮生,二型;春叶早落,膜质,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3.5-5.5cm,宽1-2.5cm,先端急尖或钝尖,基部楔形,两面均有灰棕色柔毛;夏叶宿存,半革质,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1.5-3.5cm,宽1-2cm,先端钝尖,有短尖头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,疏被灰褐色伏毛,下面青绿色,被棕褐色伏毛,叶脉上尤多。花序顶生,有花1-3朵,芳香;花萼大,5裂,裂片披针形,绿色,长约1.5cm,有腺毛与绒毛;花冠宽钟形,纯白色,有时有红色条纹,长2.8-3.5cm,5裂,裂片卵状椭圆形;雄蕊10,有时退化为8,花丝细长,近基部有腺毛,花药黄白色或紫色;雌蕊1,密被柔毛和糙伏毛,花柱细长,长4-6cm,柱头头状。蒴果圆锥状卵形,长约1cm,短于萼片,被微毛。花期3-5月,果期8-9月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灌木丛中。

性味:辛;甘;性温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
功效与作用:和血;散瘀;止咳。主吐血;便血;痢疾;崩漏;咳嗽;跌打损伤

各家论述:1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吐血、崩症,去风寒,和血。梗叶同仙人对坐草,洗风火疮。

出处: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别名:白杜鹃花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照山白(《华北经济植物志要》),白艳山红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白花杜鹃的花、根或茎叶。4月采花,9~10月挖根,鲜用或晒干。

化学成分:花含杜鹃黄甙和少量的杜鹃黄素。叶含多种黄酮类:有槲皮素、棉花皮素,山柰酚、杨梅树皮素、杜鹃黄素和二氢槲皮素。另含杜鹃醇、对-羟基苯甲酸、原儿茶酸、香荚兰酸和丁香酸。

汉语拼音: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

原形态:常绿或半常绿的多枝灌木,高2~3米。幼枝具灰色粗毛。单叶近轮生;革质;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,长3~5厘米,宽1~2厘米,先端钝尖有短尖头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,疏被灰褐色伏毛,下面青绿色,被棕褐色伏毛,叶脉上尤多;叶柄具灰褐色伏毛.花1~3朵顶生,有芳香;萼片5,披针形,绿色,长约1.5厘米,有腺毛与绒毛;花冠白色,阔漏斗形,径4~5厘米,裂片卵状椭圆形;雄蕊5~10,花丝细长,近基部有腺毛,花药紫色;子房上位,每室具多数胚珠,花柱细长,长约4厘米,柱头头状,具绒毛。蒴果有毛。花期4~5月。果期9月。

资源分布:栽培或野生。分布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四川、贵州、河北、山西、湖南、陕西等地。

性味: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味甜,性温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煎水洗。

功效与作用:和血,散瘀。治吐血,肠风下血,痢疾,血崩,跌打损伤。

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

摘录出处④: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白花映山红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