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大叶紫珠

汉语拼音:Dà Yè Zǐ Zhū 别名:假大艾、白骨风、大风叶、蜘蛛、白背木、细朴木、白狗肠、羊耳朵、止血草、赶风柴、岩贼子叶、大蚂蚁、白饭木 性味:辛苦;平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大叶紫珠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大叶紫珠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大叶紫珠的功效_大叶紫珠的用量和禁忌_大叶紫珠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假大艾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白骨风、大风叶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的根或叶。根,全年可采;叶,夏、秋采收。

化学成分:叶含黄酮类、糖类、鞣质、酚类,氨基酸、有机酸。

汉语拼音:Dà Yè Zǐ Zhū

原形态:灌木至小乔木,全株被灰白色长茸毛。叶对生,长椭圆形,长15~24厘米,宽7~9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钝或楔尖,边缘有锯齿,侧脉12~15对;叶柄长1~2厘米。聚伞花序腋生,宽5~8厘米;花序柄长2~3.5厘米;花萼被星状柔毛,裂齿钝三角形;花冠紫色,略被细毛;雄蕊长突出,药室纵裂。果实球形,径约2毫米,熟时紫红色。花期6月。

资源分布:生于山坡、丘陵、村边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苦,平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O.5~1两。外用:叶,研末撒或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止血,止痛,散瘀消肿。治消化道出血,咯血,衄血,创伤出血,拔牙出血,跌打肿痛,风湿骨痛。"

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别名:紫珠草、大风叶、赶风紫、红大曰,假大艾

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紫珠属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,以根和叶入药。夏、秋采叶,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备用;全年都可采根,切片,晒干。

汉语拼音:Dà Yè Zǐ Zhū

原形态:灌木至小乔木,高可达3米。小枝被灰白色粗糠状毛及长茸毛。叶对生,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。夏、秋叶腋开紫色小花,多花集成多歧聚伞花序。果小,球形,径约2毫米,熟时紫红色。

性味:辛、苦,平。

用法用量:叶、根0.5~1两;叶外用适量,干叶研粉撒敷患处。

功效与作用:散瘀止血,消肿止痛。叶:用于吐血,咯血,衄血,便血;外用治疗外伤出血。根:跌打肿痛,风湿骨痛。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假大艾、白骨风、大风叶、蜘蛛、白背木、细朴木、白狗肠、羊耳朵、止血草、赶风柴、岩贼子叶、大蚂蚁、白饭木

英文名:Bigleaf Beautyberry Leaf, Root or leaf of Bigleaf Beautyberry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的根或叶。

化学成分:叶含谷甾醇(sitosterol),木犀草素(luteolin),芹菜素(apigenin),木犀草素-7-O-葡萄糖醛酸甙(luteolin-7-O-glucuronide),芹菜素-7-O-葡萄糖醛酸甙(apigenin-7-O-glu-curonide),β-谷甾醇-β-D-葡萄糖甙(β-sitosterol-β-D-glucoside),熊果酸(ursolic acid),2α-羟基熊果酸(2α-hydroxyursolic acid),山楂酸(crategolic acid),二十二烷酸(doxosanoic acid),二十三烷酸(tricosanoic acid),二十四烷酸(tetracosanoic acid),二十三烷酸乙酯(ethyl tricosanoate)及3,7,3′-三甲氧基5,4′-二羟基黄酮(3,7,3′-trimethoxy4′,-5-dihydroxyflavone)。根、地上部位及叶中均含有两种四环双萜:大叶紫珠萜酮(calliterpenone)和大叶紫珠萜酮单乙酸酯(calliterpenone monoac-etate)

汉语拼音:Dà Yè Zǐ Zhū

原形态:灌木,稀为小乔木,高3-5m。小枝近方形,密生灰白色粗糠状分枝茸毛。单叶对生;叶柄粗壮,长1-2cm,密生灰白色分阶段枝的茸毛;叶片长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10-24cm,宽5-10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钝圆或宽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表面有短毛,脉上较密,背面密生灰白色分枝茸毛,两面均有不明显的金黄点腺点;侧脉8-10对。聚伞花序腋生,5-7次分歧,密生灰白色分枝茸毛;苞片线形;花萼杯状,长约1mm,被灰白色星状毛和黄色腺点,萼齿不明显或呈钝三角形;花冠紫红色,长约2.5mm,疏被星状毛;雄蕊4,花丝长约5mm;子房微被毛。果实球形,紫红色,有腺点及微志。花期4-7月,果期7-12月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-2000m的山坡路旁、疏林下或灌丛中。

性味:辛苦;平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研末撒。

功效与作用:散瘀止血;消肿止痛。主咯血;衄血;吐血;便血;创伤出血;跌打肿肿;风湿痹痛

各家论述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止血,止痛,散瘀消肿。治消化道出血,咯血,衄血,创伤出血,拔牙出血,跌打肿痛,风湿骨痛。

归经:心;肺经

出处: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性状:性状鉴别 叶多卷曲皱缩,完整者展平捂 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10-24cm,宽5-10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钝圆,边缘有锯齿,上面灰绿色或棕绿色,有短柔笔直,下面有灰白色茸毛,两面可见不甚明显的棕黄色腺点;叶柄长1-2cm,密生灰白色柔毛。气微味微苦、涩。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大叶紫珠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