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薇籽

汉语拼音:Wēi Zǐ 别名:抱冬电(傣名) 性味:辛,微温。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薇籽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薇籽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抱冬电、散微籽。

英文名:root of montane baliospermum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aliospermum effusum Pax et Hoffm.

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散微籽的根、皮或叶。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
汉语拼音:Wēi Zǐ

原形态:散微籽 直立灌木,高1-2m。叶互生;叶柄长1-3cm;叶片长卵形,长6-15cm,宽3-8cm,有时分裂,通常全缘,有稀钝齿,叶脉明显三出;总状花序腋生,长达15cm,花小,浅黄绿色。果大如豌豆,三棱形,由3粒种子合生。

生态环境:生于路边、灌木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等地。

性味:辛;微温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解毒驱虫;活血消肿。主黄疸;蛔虫症;外伤肿痛;骨折

归经:肝;胆;大肠经

出处: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附方:治骨折:薇籽、车前草、抱龙、藤仲、玉叶金花,酒适量,共捣烂,用紫米稀饭调成糊状包敷。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辞典》

别名:抱冬电(傣名)

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散薇籽的根、皮或叶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:直立灌木,高1~2米。叶互生,长卵形,长6~15厘米,宽3~8厘米,有时分裂,通常全缘,有稀钝齿,叶脉明显三出:叶柄长1~3厘米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达15厘米,花小,浅黄绿色。果大如豌豆,三棱形,由3粒种子合生。

资源分布:生于路边、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。

性味:辛,微温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解毒驱虫,接骨,散瘀消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蛔虫症,黄疸型肝炎。

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附方:治骨折:薇籽、车前草、抱龙、藤仲、玉叶金花,酒适量,共捣烂,用紫米稀饭调成糊状包敷。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别名:抱冬电(傣名)

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散薇籽的根、皮或叶。全年可采。

汉语拼音:Wēi Zǐ

原形态:直立灌木,高1~2米。叶互生,长卵形,长6~15厘米,宽3~8厘米,有时分裂,通常全缘,有稀钝齿,叶脉明显三出:叶柄长1~3厘米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达15厘米,花小,浅黄绿色。果大如豌豆,三棱形,由3粒种子合生。

资源分布:生于路边、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。

性味:辛,微温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解毒驱虫,接骨,散瘀消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蛔虫症,黄疸型肝炎。

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附方:治骨折:薇籽、车前草、抱龙、藤仲、玉叶金花,酒适量,共捣烂,用紫米稀饭调成糊状包敷。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薇籽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