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黄水藨叶

汉语拼音:Huánɡ Shuǐ Pāo Yè 别名:黄水泡叶、药黄泡叶 性味:苦;凉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黄水藨叶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黄水藨叶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黄水藨叶的功效_黄水藨叶的用量和禁忌_黄水藨叶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黄水泡叶、药黄泡叶

英文名:leaf of Common Fibraurea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光滑高梁泡的叶。

汉语拼音:Huánɡ Shuǐ Pāo Yè

原形态:光叶高梁泡 半常绿蔓性灌木。枝有棱,散生钩状皮刺,幼时有密毡毛或近无毛。叶互生,叶柄长2-5cm,具稀疏的细刺;托叶披针形,具数个线形裂片;叶片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,长7-12cm,宽4-7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圆齿牙及波状浅裂,两面均光滑无毛。圆锥花序长顶生,长8-14cm,花白色,直径约8mm;萼片近无毛,通常有腺体,宿存;花瓣少有大于萼片者。聚合果近球形,直径6-7mm,由少数小核果集合而成,黄色或橙黄色。花期8-9月,果期10-11月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2500m的山坡、多石砾山沟或林缘。

性味:苦;凉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 10-3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罨;或鲜品敷。

功效与作用:解毒除湿,解毒敛疮。主风湿感冒,水火烫伤,湿热疮疡

归经:肺经

出处: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
附方:①治黄水疮: 黄水藨叶,晒干研末,撒于疮上,末破者调麻油或菜油外涂;或用叶捣烂,兑米醋搽。②治小儿口角周围腐烂流黄水: 黄水藨叶捣敷之, 干则另换鲜药。(性味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山泡刺藤的叶。

汉语拼音:Huánɡ Shuǐ Pāo Yè

原形态:山泡刺藤,又名:光叶高梁泡、倒盘龙、黄水藤、小米藨、酸藨、黄莓刺、黄花藨、光蓬蔂。

资源分布:生于山沟、林缘、路边,分布陕西、四川、浙江、江西、贵州、云南、湖北等地。

性味:性凉,味苦涩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,除湿,解毒。

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
附方:①治黄水疮:黄水藨叶,晒干研末,撒于疮上,未破者调麻油或菜油外涂;或用叶捣烂,兑米醋搽。

摘录出处④: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黄水藨叶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