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藏茄

汉语拼音:Cánɡ Qié 别名:七厘散、黑莨菪、樟柳树、樟柳参 性味:味苦;辛;性温;大毒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藏茄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藏茄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藏茄的功效_藏茄的用量和禁忌_藏茄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七厘散、黑莨菪、樟柳树、樟柳参

英文名:root or seed of Tangut Anisdus

药材基源: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山莨菪的根。

化学成分:地上部分含东莨菪碱(scopolamine),天仙子胺(旧称莨菪碱)(hyoscyamine),红古豆碱(cuscohygrine),樟柳碱(anisodien),山莨菪碱(anisodamine)[1],去水阿托品(dehydratedatropine),3α-(4,4,4-三氯代-2-苯基丁酰基)托品烷[3α(4′,4,′4′-trichloro-2-phenylbutyroyl)tropane][2]。还含芸香甙(rutin),绿原酸(chlorogenic acid),东莨菪素(scopoletin),东莨菪甙(scopolin)[3]。

汉语拼音:Cánɡ Qié

原形态:多年生宿根草本,高40-80cm,有时达1m。根粗大,圆柱形或圆住菜,近肉质。茎圆柱形,直立,多分枝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-3.5cm;叶片纸质或近坚纸质,长圆形至狭长圆状卵形,长8-11cm,宽2.5-4.5cm,先端急尖,边缘波状或具齿,少有啮蚀状细小齿,两面无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紫褐色,俯垂,花梗粗状;花萼钟形,不整齐5裂,果时增大成杯状;花冠钟状或漏头状钟蕊,径3-3.5cm,先端5浅裂,反卷;雄蕊5,着生于花冠基部;雌蕊1,较雄蕊略长;花盘浅黄色。蒴果球形,中部环裂,直径约2cm,包藏于宿存的木质萼内。种子圆形,稍扁平。棕褐色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
资源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800-4200m的山坡,草坡向阳处。

性状鉴别: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,用浓氨水湿润后,加氯信15ml,在振摇下温浸20min,滤过,滤液供下列试验:(1)取滤液2ml,挥干,用0.25mol-L硫酸2ml溶解残渣,滤过,滤液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,产生红棕以沉淀。(检查生物碱)。

性味:味苦;辛;性温;大毒

用法用量:内服:研末,0.3-0.5g;或酊剂,每次0.6-1.5nk,每日3次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开水调敷。

功效与作用:镇痛解痉。主急;慢性胃肠炎;脘腹挛痛;胆道蛔虫症;胆石症;痈疽肿痛;跌打损伤;骨折

各家论述:1.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镇痛解痉,有麻醉作用。

出处:出自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藏茄中毒症状及解救同阿托品、颠茄类药物。

附方:①治溃疡病,急、慢性胃肠炎,胃肠官能痰,胆道蛔虫症,H旦石症等引起的疼痛:藏茄根100克,研碎,加入70怒酒精适量,按《中国药典》规定(同颠茄配)制成藏航网,每次0.6~1.5毫升,一日量2~4.5毫升。如配成合剂藏茄酚60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、每次10~15毫升,一日2~3次内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②治牙痛:藏茄子,研绷。填塞牙洞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③治疮病痈疽,无名肿毒:唐古特蓖苔适量,研细末,调适量凡士林制成软膏,外敷患处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性状: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。商品多横切成圆片,直径6-10cm,有的纵切成不等长的块片。表面黄褐色至灰棕色,粗糙,有不规则皱纹,皮孔明显,横向突起,皮部剥落后可见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木部。横切面叟缩不平,皮部薄,木部占极大部分,有5-10或更多棕色同心环纹及放射状裂隙。质较硬,折断时有粉尘,断面不平,黄白色,有纵向裂,隙。气微,味苦、涩。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别名:樟柳柽、唐传那保(藏名)

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唐古特莨菪的根和种子。根:9~10月采挖,洗去泥沙,除去外皮、须根,切片晒干,研碎,经加工处理后备用。种子:果实成熟时采收。

化学成分:含山莨菪碱。根中尚含樟柳碱、天仙子胺、天仙子碱、红古豆碱、托品碱等生物碱。其中红古豆碱最多,莨菪碱次之,东莨菪碱最少。

汉语拼音:Zànɡ Qié
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~130厘米。根圆柱形或圆锥形,肥厚深长。茎圆柱形、直立,多丛生,有纵沟纹,中上部有分枝。单叶互生;基生叶鳞片状;茎生叶卵形或长卵形,长5~20厘米,宽4~16厘米,先端急尖,边缘波状或具齿,少有锯齿状细小刺;下面及叶脉上有毛茸;叶柄长1~3厘米,有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紫褐色;花萼钟状,长3.5厘米,先端边缘具不规则的浅5齿裂,有明显脉纹10条,结果后膨大;花冠钟状,比萼稍长,被白色短柔毛,径3~3.5厘米,先端5浅裂,反卷;雄蕊5,着生于花冠基部;雌蕊1。蒴果球形,中部环裂,径约1.5~3厘米,包藏于宿有的木质萼内。种子圆形,稍扁平,棕褐色。

资源分布:生于路旁、沟边、林下。分布青海、甘肃。四川、西藏。

性味:①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"苦辛,温,有毒。"

用法用量:内服:配成酊剂、合剂口服,外用:研末调敷。

功效与作用:镇痛,麻醉,解痉,消肿。

出处:《陕甘宁肯中草药选》

附方:①治溃疡病,急、慢性胃肠炎,胃肠官能症,胆道蛔虫症,胆石症等引起的疼痛:藏茄根100克,研碎,加入70%酒精适量,按《中国药典》规定(同颠茄酊)制成藏茄酊。每次0.6~1.5毫升,一日量2~4.5毫升。如配成合剂:藏茄酊60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。每次10~15毫升,一日2~3次内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

性状:①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,顶端根茎粗大而短,具纵沟。主根径约3~5.6厘米,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有纵皱纹,具钿根痕。质坚硬而脆,折断时有粉尘飞扬。断面淡黄白色或灰棕色,有放射状细小裂隙及同心轮层。粉质,无臭,味苦。

摘录出处④: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藏茄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