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水葫芦

汉语拼音:Shuǐ Hú Lu 别名:大水萍、水浮莲、洋水仙、凤眼蓝、浮水莲、水莲花、水鸭婆 性味:辛;淡;凉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水葫芦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水葫芦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水葫芦的功效_水葫芦的用量和禁忌_水葫芦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大水萍、凤眼莲、水浮莲、洋水仙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雨久花科植物凤眼蓝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采,晒干或鲜用。

汉语拼音:Shuǐ Hú Lu

原形态:浮水植物或生于泥沼中。叶直立,卵形或圆形,大小不等,宽2.5~12厘米;叶柄长或短,中部以下肿胀,基部有鞘状苞片。花茎单生,长13~30厘米,中部有鞘状苞片;穗状花序有花6~12朵;花被长约5厘米,青紫色,管弯曲,外面近基部有腺毛,裂片6,上面1枚较大,蓝色而有黄色斑点;雄蕊3长2短;子房无柄,花柱线形。蒴果包藏于凋萎的花被管内。种子多数,卵形,有棱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
资源分布:生于水塘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两,外用: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清凉解毒,除湿,祛风热。外敷热疮。"

出处:《广西植物名录》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辞典》

别名:大水萍、凤眼莲、水浮莲、洋水仙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雨久花科植物凤眼蓝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采,晒干或鲜用。

原形态:浮水植物或生于泥沼中。叶直立,卵形或圆形,大小不等,宽2.5~12厘米;叶柄长或短,中部以下肿胀,基部有鞘状苞片。花茎单生,长13~30厘米,中部有鞘状苞片;穗状花序有花6~12朵;花被长约5厘米,青紫色,管弯曲,外面近基部有腺毛,裂片6,上面1枚较大,蓝色而有黄色斑点;雄蕊3长2短;子房无柄,花柱线形。蒴果包藏于凋萎的花被管内。种子多数,卵形,有棱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
资源分布:生于水塘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两,外用: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清凉解毒,除湿,祛风热。外敷热疮。

出处:《广西植物名录》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大水萍、水浮莲、洋水仙、凤眼蓝、浮水莲、水莲花、水鸭婆

英文名:Herb of Common Waterhyacinth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ichhornia crassipes (Mart.)Solms[Pontederia crassipes Mart.]

药材基源:为雨久花科植物凤眼蓝的根或全草。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集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
化学成分:根含赤霉素类(gibberellins)成分以及N-苯基-2-萘胺(N-phenyl-2-naphthylamine),亚油酸(linoleic acid),亚油酸甘油酯[glycerol 1,9-12(Z,Z)-octadecadienoic acid]。花含花色甙,其结构为[6'''-(飞燕草素-3-龙胆二糖基)][6″-芹菜素7-葡萄糖基]丙二酸酯

汉语拼音:Shuǐ Hú Lu

原形态:凤眼莲 多年生浮水或生于泥沼中的草本。须根发达。叶丛生于缩短茎的基部,叶柄长或短,中下部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气囊,基部有鞘状苞片;叶片卵形或圆形,大小不等,宽2.5-12cm。花茎单生,高13-30cm,中上部有鞘状苞片;穗状花序有花6-12朵;花被6裂,长约5cm,青紫色,管弯曲, 外面靠近基部处有腺毛;上面一枚较大,蓝色,中央有黄色斑点;另外5枚近相等;雄蕊3长2短;长的伸出花外;子房无柄,花柱线形。蒴果包藏于凋萎的花被管内。种子多数,卵形,有纵棱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
生态环境:生于水塘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等地。长江以南地区广泛栽培。

性味:辛;淡;凉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功效与作用:疏散风热;利水通淋;清热解毒。主风热感冒;水肿;热淋;尿路结石;风疹;湿疮;疖肿

各家论述: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清凉解毒,除湿,祛风热。外敷热疮。

出处:出自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水葫芦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