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 红车轴草

汉语拼音:Hónɡ Chē Zhóu Cǎo 别名:红三叶、红菽草、红荷兰翘摇、红花苜蓿、金花菜(《国产牧草植物》),三叶草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 性味:味甘;苦;性微寒

,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红车轴草的功效与作用、用法用量、性味归经、配伍禁忌等, 红车轴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。

摘录出处①: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红车轴草的功效_红车轴草的用量和禁忌_红车轴草的性味归经-医学资源分享网

别名:红三叶、红菽草、红荷兰翘摇、红花苜蓿、金花菜(《国产牧草植物》),三叶草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红车轴草的花序及带花枝叶。6~7月采收。

化学成分:全草含鹰嘴豆芽素A和B(即刺芒柄花素、染料木素、大豆黄酮。红车轴草根甙、红车轴草素等异黄酮成分。鹰嘴豆芽素A、B及染料木素、大豆黄酮都有雌激素作用。每100克干草的雌激素活性相当于雌二醇0.550~0.565微克或己烯雌酚2~17微克或8~30微克。鹰嘴豆芽素A和红车轴草根甙还有抗真菌的作用。异黄酮的含量:地上部分高,根中低;在生长期中,花期含量高。各种异黄酮化合物中,鹰嘴豆芽素A、B是该草的主要成分。另含黄酮类柳穿鱼甙和红车轴草亭。

汉语拼音:Hónɡ Chē Zhóu Cǎo
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80厘米,有疏毛。叶具3小叶,互生;叶柄长;小叶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3~5厘米,先端钝或凹,基部圆楔形,边缘有毛茸,细锯齿;托叶卵形,先端甚尖。花多数,密集成头状的总状花序,出自叶腋,具大型总苞,总苞卵圆形;萼筒状,萼齿5,尖锐,具长毛;花冠蝶形,淡红色或淡紫色;雄蕊10,两体;雌蕊1,花柱丝状,无髯毛。荚果小,包被于宿存的萼内,多数含1粒种子。种子肾形,黄褐色或黄紫色。花期5~6月。

资源分布: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或野生。

功效与作用: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镇痉,止咳,止喘。全草制成软膏,治局部溃疡。"

出处: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
摘录出处②:

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别名:红三叶、红菽草、红荷兰翘摇、红花苜蓿、金花菜、红花车子、三叶草。

英文名:Herb of Red Clover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folium pratense L.

药材基源:为药豆科植物红车轴草的花序及带花枝叶。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采摘花序或带花嫩枝叶,阴干。

化学成分:全草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化合物:鹰嘴豆牙素(biochanin)A和B(即芒柄花素formononetin),染料木素(genistein),大豆素(daidzein),红车轴草素(pratensein),红车轴草素享(pratoletin),三叶豆紫檀甙(trifolirhizin),柳穿鱼甙(pectolinarin);花中含三叶豆甙(trifolin),异鼠李素(isorhamnetin),车轴草醇(pratol)等黄酮类成分,并含有水杨酸(salicylic acid),对羟基桂皮酸(p-hydroxy cinnamic acid)及挥发油等;叶中含有叶酸(folic acid),亚叶酸即5-甲酸四红叶酸(folinic acid),少量甾醇、甘油酯、磷脂、糖脂、烃类等成分;全革中尚含有a和β-胡萝卜素(a and β-aroene),维生素(vitamin) D、E,糖类及淀粉等。

汉语拼音:Hónɡ Chē Zhóu Cǎo

原形态:红车轴草 多年生草本,高30-60cm。茎直立或斜升,分枝多,疏生白色柔毛。三出复叶;小叶3,无柄;叶片椭圆形卵状至宽椭圆形,长2.5-4cm,宽1-2cm,先端钝圆,基部圆楔形,叶脉沿伸至叶缘,稍突出成不明显细齿,背面有长毛;托叶卵形,先端锐尖,贴生于叶柄上,基部抱茎。花序头状,腋生,具大型总苞,总苞卵圆形,具横脉;花萼简状,萼齿5,线状披针形,最下面1萼齿较长,比其他齿超出1倍;花冠蝶形,紫色或淡紫红色,旗瓣狭菱形,翼瓣长圆形,基部具耳及爪,龙骨瓣稍短于翼瓣;子房椭圆形,花柱丝状,细长。荚果小,倒卵形,长约2mm,包被于宿存萼内,果皮膜质,具纵脉。种子1颗,肾形,黄褐色。花、果期5-9月。

生态环境: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或野生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状鉴别:性状鉴别 头状花序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,直径2-3cm,近无总花梗。有大型总苞,总苞卵圆形,有纵脉。花萼钟状,萼齿线状披针形,有长毛。花瓣暗紫红色,具爪。有时花序带有枝叶,三出复叶;托叶卵形,基部抱茎。小叶3,多卷缩或脱落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2.5-4cm,宽l-2cm,叶面有浅色斑纹。气微,味淡。

性味:味甘;苦;性微寒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制成软膏涂敷。

功效与作用:清热止咳;散结消肿。主感冒;咳喘;硬肿;烧伤

各家论述: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镇痉,止咳,上喘。全草制成软膏,治局部溃疡。

归经:肺经

出处:出自《中国药植图鉴》。

性状:性状鉴别 头状花序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,直径2-3cm,近无总花梗。有大型总苞,总苞卵圆形,有纵脉。花萼钟状,萼齿线状披针形,有长毛。花瓣暗紫红色,具爪。有时花序带有枝叶,三出复叶;托叶卵形,基部抱茎。小叶3,多卷缩或脱落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2.5-4cm,宽l-2cm,叶面有浅色斑纹。气微,味淡。

摘录出处③:

摘录: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别名:红三叶草、三叶草、红菽草、红花苜蓿、红花草翘摇

药材基源:豆科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L.,以花序及带花枝叶入药。

化学成分:叶含有车轴花素(pratol,C16H12O4)及葡萄糖甙。

汉语拼音:Hón Chē Zhóu Cǎo

资源分布:东北、华北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。

性味:微甘,平。

用法用量:0.5~1两。

功效与作用:止咳,止喘,镇痉。

摘录出处④:

摘录:《辞典》

别名:红三叶、红菽草、红荷兰翘摇、红花苜蓿、金花菜(《国产牧草植物》),三叶草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红车轴草的花序及带花枝叶。6~7月采收。

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80厘米,有疏毛。叶具3小叶,互生;叶柄长;小叶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3~5厘米,先端钝或凹,基部圆楔形,边缘有毛茸,细锯齿;托叶卵形,先端甚尖。花多数,密集成头状的总状花序,出自叶腋,具大型总苞,总苞卵圆形;萼筒状,萼齿5,尖锐,具长毛;花冠蝶形,淡红色或淡紫色;雄蕊10,两体;雌蕊1,花柱丝状,无髯毛。荚果小,包被于宿存的萼内,多数含1粒种子。种子肾形,黄褐色或黄紫色。花期5~6月。

资源分布: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或野生。

功效与作用: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镇痉,止咳,止喘。全草制成软膏,治局部溃疡。

出处: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
编者后记:

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红车轴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,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.yixueshi.cn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