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人迎脉与气口脉所在部位的特点,其在脉诊上的实用价值,是不容忽视的。人迎位在结喉两旁,迎面正当人的视线,因面颈侧脉动外露,明显易见。根据这一特点,既可作为望诊观察,又可便于用手切按,所以这里的动脉及其穴位,有“人迎”之称。

人迎气口脉诊的实用价值-医学资源分享网

人迎是足阳明胃脉(颈动脉),胃为六腑之源,故人迎候阳,主表(外),可测知六腑之气。气口在两手掌后高骨经渠之分(桡动脉),属手太阴肺经,肺为五脏之长,故气口候阴,主里(中),可测知五脏之气。脉以胃气为本,肺为百脉之宗,所以切人迎气口脉,是古人作为一种相互比较的诊脉辨证方法:衡量二脉脉象协调与否,用以测定人体阴与阳,脏与腑,表与里相对而又统一的动态变化情况,来诊断疾病。

人迎在头,气口在手,虽然部位不同,但全身脉道属于一个系统,所以二脉搏动的节律、脉率,起伏往来,步调一致,《灵枢・禁服篇》有:“两者相应,俱往俱来,若引绳大小齐等。春夏人迎微大,秋冬寸口微大,如是者,名曰平人。”若两者脉气有所盛衰,即为病态反映。故《索问・六节脏象论》有一盛、二盛、三盛,《灵枢・五色篇》有人迎盛坚者伤于寒,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等之记载。然此仅医者之指感,未有定量比较,但说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之病情。所谓四盛,出现“格阳”或“关阴”之坏脉,是阴阳偏亢至极,均为精气竭绝之象,预后多凶。

《内经》人迎气口诊法,为东汉张仲景创立人迎气口趺阳三部诊法奠定了基础,其实用价值展现于《伤寒论》与《金匮要略》中。如《金匮-水气病脉证并治篇》中说:“寸口脉沉滑者,中有水气,……其颈脉动,……”故仲景《伤寒论》序言中,即有“按寸不及尺,握手不及足,人迎跌阳,三部不参”的告诫。

人迎寸口诊法,近世虽多废而不用,然而,在急症或危重病证的情况下,诊取人迎脉,不但可猛然提醒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,且可提供治疗方向,如脑病与心脏疾患。因足阳明人迎之脉,位在头颈,根据其经脉循行,旁及头面五官七窍,上达于脑,头为诸阳之会,脑为神明之府,故察人迎,不但可诊候头而诸窍之疾,并可审神明。正如《灵枢・动输篇》说:“黄帝曰:足之阳明,何因而动?岐伯曰:胃气上注于肺,其悍气上衡头者,循咽,上走空窍,循眼系,人络脑,出颇,下客主人,循牙车,台阳明,并下人迎。此胃气别走于阳阴者也。故阴阳上下,其动若一,故阳病而阳脉小者,为逆;阴病而阴脉大者,为逆。故阴阳俱静俱动,若引绳相倾者,病”又,人迎候阳,虽指诊候三阳之气,但是,也可候心脏之病。因为心为火脏,位居上焦,《内经》称之为“阳中之太阳”。其经脉上挟咽喉,自与颈动脉人迎相关。且脉以胃气为本,心主血脉、藏神,脉为血府,脉神即心神之传递。所以人迎脉动,不但可察胃气,且可审心阳之盛衰;临床如心之阳气虚浮,或水气凌心等证,均可出现颈侧人迎脉动甚。

据上述可知,人迎气口脉对比诊法,可诊脏腑经脉之病,候阴阳、表里、虚实之证测病之轻重,预后吉凶。这正是证实诊人迎气口脉的实用价值!

在线医师/免费咨询:

李润洲中医师,位于华佗故里/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,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。免费咨询、免费诊断。请加微信联系!微信号: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,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,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,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