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脉经》:“寸口脉襦,阳气弱,自汗出,是虚损病。关脉襦,苦虚冷,脾气弱,重下病。尺脉濡,苦小便难。”
《脉诀》:“濡者阴也,主少力,五心烦热,脑转耳鸣,下元极冷。濡脉关前人足汗,当关气少精神散,尺部绵绵即恶寒。”
《活人书》:“濡主冷证。”
《三因方》:“濡为弱、为痹、为自汗,为气弱,为下重。”
《诊家枢要》:“濡为气血俱不足之候,为少气,为无血,为疲损,为自汗,为下冷,为痹。左寸濡,心虚易惊、盗汗,短气;关濡荣卫不和,精神离散,体虚少力;尺襦,男为伤精,女为脱血,小便数、自汗多。右寸濡,发热憎寒、气乏体虚,关濡脾软不化物,胃虚不进食;尺濡下元冷惫,肠虚泄泻。”
《外科精义》:“濡主胃气弱,癌肿得之补虚、排脓托里。”
《濒湖脉学》:“濡为亡血阴虚病,髓海丹田暗已亏,汗雨夜来蒸入骨,血山崩倒湿侵脾。寸濡阳微自汗多,关中其奈气虚何,尺伤精血虚寒甚,温补真阴可起疴。”
《诊家正眼》:“濡脉主阴,髓竭精伤。左寸见濡,健忘惊悸;右寸见襦,腠虚自汗;左关逢之,血不营筋;右关逢之,脾虚湿侵;左尺得濡,精血枯损;右尺得之,火败命乖。”
《医学入门》:“襦为亡血为冷痹,虚汗不止又乏气,蒸热飧泄下体重。”
《古今医统》:“濡为气虚之候,表虚少气为原:左寸心惊噫气,左关体弱目昏,左尺伤精阴痿,小水频数血崩;右寸虚汗,或为痔漏下血,右关食积,右尺虚泻未宁。
《医宗金鉴》:“濡阳虚病。”
《脉诀汇辨》:“濡主阴虚,髓竭精伤。左寸濡者,健忘惊悸。濡在左关,血不荣筋;左尺得濡,精血枯损;右寸濡者,腠虚自汗;濡在右关,脾虚湿侵,右尺得濡。火败命倾。”
《脉诀刊误集解》:“濡主少气,五心烦热,脑痛耳鸣,下元冷极。关前自汗,当关少气尺部恶寒。”
《脉诀启悟注释》:“濡主阴虚,髓竭精伤,病因新暴,势必垂亡。右寸脉濡,腠虚自汗,左寸脉濡,健忘惊悸;左关脉濡,血虚筋挛;右关脉濡,脾虚湿侵;左尺脉濡,精血枯损;右尺脉襦,火败命乖。”
《三指禅》:“濡主血虚之病,又主伤湿。”
《脉如》:“濡为中湿、为自汗、为冷、为痹,寸濡日阳虚,关濡臼中虚,尺濡曰湿甚,为泄泻。”
《脉学阐微》:“濡脉为气血不足、诸虚,湿伤气血。左寸濡,心虚惊悸、胸满气短、盗汗失眠。左关濡,右胁胀满不适,必烦喜怒,血不荣筋雨筋挛疼痛。左尺濡,男子伤精、女子脱血、腰腿酸痛。右寸濡,咳逆憎寒、胸闷气短、自汗。右关濡,脾胃虚弱、胃脘胀闷、消化迟钝、虚肿身倦、食少。右尺濡,下元虚冷,肠虚泄泻,便溏、肢冷。”
综上所述,濡脉主病,有谓阳虚,有谓阴虚,各家所见略有不同。按濡脉主病,既主阳虚,又主阴虚。当根据三部九候所见之不同而为分别。寸口脉濡多阳虚,例如心肺元气虚惫,两寸皆濡。左尺脉濡,多为精血枯损之肾阴虚;右尺脉濡,多为下元冷极之肾阳虚。濡脉见于浮分多阳虚;见于沉分多阴虚。《脉如》说:“濡在浮分,濡脉之软弱,从小而渐至无力也,气虽不充,血犹末败。“又《脉诀汇辨》论濡脉主病说:“按浮主气分,浮取之而得者,气犹未败;沉主血分,沉按之而如无,此精血衰败,……又主四体骨蒸,盖因肾气衰绝,水不胜火耳!”
濡脉主湿,非因湿邪阻压脉道所致,而是阳气虚为主因。湿为阴邪,伤人阳气,凡阳虚之体,湿亦易侵。尤以脾肾之阳最为发病契机,脾主运化水湿,阳虚则水湿失运而聚;肾阳虚,气化失司而水湿停蓄,因此,无论外湿侵袭,或内湿停聚,均是阳气不足之征。当然,水湿积聚,更使阳气虚衰,鼓动血行无力。所以脉象浮而柔细无力。此即濡脉至湿的脉理所在。